日月光從校園出發,
攜手下一代開創新願景。
在全球氣候危機與資源挑戰日益嚴峻的時代,教育被視為最長遠、也最能改變未來的投資。Google 推出平台普及氣候知識,微軟以「AI for Earth」計畫協助環保組織,匯豐銀行跨國支持濕地保護與社區教育。這些企業的行動告訴我們:永續的根基,不單靠技術,更要靠世代之間價值觀的傳承。

台灣半導體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長年在永續治理上表現亮眼,靠著「低碳使命、循環再生、社會共融、價值共創」四大策略,在道瓊永續指數(DJSI)、CDP 等國際評比屢獲肯定。但日月光想做的,不只是把數據做漂亮,而是思考:企業還能如何讓社會往前一步?

他們找到的答案是教育。透過教育,永續不會停留在簡報或政策口號,而能變成孩子手中的作品、青年腦中的想法,甚至是一個世代的生活習慣。從 2024 年起,日月光以「青少年永續創新競賽」和「永續探索營」為雙軸,並在 2025 年全面擴大,將永續教育扎根在不同年齡層。

一場比賽,背後是一條培育長路
2024 年,日月光首次舉辦「青少年永續創新競賽」,透過營會和大約半年的輔導課程,結合設計思考與業師指導,帶領學生從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出發,把靈光一閃的創意轉化成可行計畫。首屆冠軍隊伍「研螺生技」將農田裡氾濫的福壽螺,轉化為蝦紅素與寵物食品原料,為環境問題找到新解方。

2025 年,競賽規模翻倍。台北市教育局指導、師大附中共同主辦,共吸引 12 所高中、29 支隊伍、118 位學生參與。最終 10 隊晉級決賽,進入五天四夜的「創新蛻變營」。這不只是一場比賽,更是一段讓學生鍛鍊思維、學會合作的成長歷程。

用蜂場當教室:自然的真實相遇
營隊其中一堂課,帶著學生走進日月光蜂場復育基地。戴上防護面罩,第一次靠近蜂箱,他們看到蜂群有條不紊地運作,才理解到蜜蜂對整個食物鏈的重要。

「原來蜜蜂不只是採花,它們維繫著生態平衡。」一名學生說。知識走出課本,轉化為親身體驗的那一刻,永續教育才真正落地。

這樣的場域學習,恰好和學生的提案呼應。師大附中團隊研究長腳蜂分泌物中的氨基酸,嘗試開發抗菌防潑水材質。實際走訪蜂場,擴大了他們對於生態與環境的認識:「希望更多人懂得尊重自然,避免無意間的生態傷害。」

創意的磨練:從理想到行動
學生們的構想五花八門:捷運隧道風力發電、都市防鳥撞玻璃、閒置空間的垂直農場、AI 踩踏發電裝置……這些提案來自日常觀察,也試著回應真實的社會需求。

中正高中的一支團隊,在營隊第二天乾脆放棄原本題目,換上新的方向。他們最後提出「StepFlux 踩踏發電裝置」:結合 AI 與能源回收,不只是個新點子,也希望幫助企業建立永續形象。學生反思:「我們學到,價值不能只是理想的標語,必須能回應產業的需要。」

α 世代的對話
青少年永續創新競賽計畫主持人 Isabella Tang 問了一個問題:「什麼才是真正屬於我們這一代的永續行動?」這場競賽,是為α 世代所搭設的舞台, 讓他們能夠藉此,在團隊中彼此對話,激發新的思維。

她在閉幕時說:「學生們在短短幾天內展現領導力、合作力與創意思維,正是我們希望培養的核心能力。」競賽不會隨營隊結束而結束,接下來兩個月,日月光將協助得獎團隊深化計畫,並進行決選,總獎金100萬。

這場為高中生而設立的永續競賽,已經成為連結教育與產業的一座橋。

幸福啟蒙,從體驗開始
2025 年 8 月,日月光攜手張姚宏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銘傳大學、基督教芥菜種會與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舉辦「永續探索營」,邀請國小五、六年級學童參加。

這場夏令營讓孩子在遊戲、手作與探索中,開始把永續視為生活的一部分,而參與在其中「幸福感」,使孩子們學會珍惜永續價值的可貴。

從回收網球到自然課堂
課程設計多元:回收網球再設計、水資源探索、陶藝實作、數位藝術與英語生活。孩子們驚訝於舊網球竟能變成藝術品,也在實作中理解循環利用的意義。

計畫主持人 Fiona Tseng 說:「希望孩子能從更細膩的角度欣賞世界,理解自然的運作與創造力的奧妙。」她也透露,未來將把回收網球與二手運動器材延伸成社會行動,讓運動也能與永續連結。

走進永續資源館:理念化為行動
營隊安排參訪桃園永續資源館。孩子們第一次看到透水磚如何把雨水引回地下,也理解電子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的流程。飲食教育課堂上,他們討論「食材地、食當季」與碳排放的關係,認識到選擇當地與當季食材,既新鮮也能減少環境負擔。

「永續要進入日常,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日月光中壢廠副部經理鍾新昭說。對孩子而言,這次參訪讓他們第一次理解:吃什麼、用什麼,都和地球的未來緊緊相連。

學童的回饋:幸福,成為新指標
在結業式上,一名女孩哽咽地說:「我在探索營獲得很多,覺得很幸福。」另一位男孩承諾回家提醒家人節約用水。還有三位原本互不相識的孩子,因為一起上課而成為好友,在結業時笑稱「三結義」,立下約定要「一起為地球努力」。

幸福,逐漸成為永續教育的另一個關鍵詞。聯合國《世界幸福報告》也已把幸福感納入永續發展的重要指標。日月光也透過探索營,把「幸福」變成孩子能感受到的體驗,也讓責任感從笑聲和作品中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