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半導體封測龍頭日月光投控,長年在永續治理上表現亮眼,靠著「低碳使命、循環再生、社會共融、價值共創」四大策略,在道瓊永續指數(DJSI)、CDP 等國際評比屢獲肯定。但日月光想做的,不只是把數據做漂亮,而是思考:企業還能如何讓社會往前一步?
他們找到的答案是教育。透過教育,永續不會停留在簡報或政策口號,而能變成孩子手中的作品、青年腦中的想法,甚至是一個世代的生活習慣。從 2024 年起,日月光以「青少年永續創新競賽」和「永續探索營」為雙軸,並在 2025 年全面擴大,將永續教育扎根在不同年齡層。
2025 年,競賽規模翻倍。台北市教育局指導、師大附中共同主辦,共吸引 12 所高中、29 支隊伍、118 位學生參與。最終 10 隊晉級決賽,進入五天四夜的「創新蛻變營」。這不只是一場比賽,更是一段讓學生鍛鍊思維、學會合作的成長歷程。
中正高中的一支團隊,在營隊第二天乾脆放棄原本題目,換上新的方向。他們最後提出「StepFlux 踩踏發電裝置」:結合 AI 與能源回收,不只是個新點子,也希望幫助企業建立永續形象。學生反思:「我們學到,價值不能只是理想的標語,必須能回應產業的需要。」
這場夏令營讓孩子在遊戲、手作與探索中,開始把永續視為生活的一部分,而參與在其中「幸福感」,使孩子們學會珍惜永續價值的可貴。
「永續要進入日常,變成一種生活方式。」日月光中壢廠副部經理鍾新昭說。對孩子而言,這次參訪讓他們第一次理解:吃什麼、用什麼,都和地球的未來緊緊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