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觀光導遊協會-林晏汝
國中暑假某一天,林晏汝坐在遊覽車的最後一排,悄悄觀察著在日本工作的表姐帶團,那是她第一次近距離看到導遊的身影。從遞上一瓶水、介紹沿途風景、回應旅客的好奇。語言與笑容交錯的瞬間,就像一場沒有彩排的演出。
「那種讓人感到開心與安心的感覺,我一直記得。」她說。從那時起,她立下心願,要走進這個能讓旅人微笑的行業。
高中選擇觀光科就讀,畢業後,她進入旅行社工作,從安排行程做起,再轉任業務,一邊工作一邊帶團。2000年,她考取領隊證;兩年後成為專職領隊;2011年取得導遊證,正式開啟橫跨國內外的導遊領隊職涯。
「旅遊行程就像劇本,而導遊同時是導演與演員。每一場旅行,都是一齣即興的戲。」她說,把旅程當成一場人生排演,需要用心演繹,也決定了旅人將帶走什麼樣的體驗。
從業二十多年,林晏汝始終堅持「4P」—專業(Professional)、主動(Proactive)、熱情(Passion)與耐心(Patience)。
「導遊領隊的工作是一種 24 小時的陪伴。」從清晨集合、長途移動,到深夜下榻飯店,每一刻都與來自不同背景、需求各異的旅客相處。「同一件事,你可能要重複講五次十次,但要一直保持熱情和耐心。這份工作不能靠裝,要靠真心。」
她特別喜歡一句話:「你的生活,是我遠道而來的風景。」這句話成了她工作的座右銘,也提醒自己以真誠的心,與每一位旅人交流。她總是細心體會旅客的文化背景與期待,調整說話的節奏與內容,透過故事與細節,讓旅程變得溫暖。
對她而言,導遊工作的核心,是在人與人之間建立良善的連結,讓原本陌生的旅客成為朋友,這也是她最大的成就感來源。曾有一群蘇州大學美術系教授來台寫生十五天,透過旅遊服務體驗與導遊的聊天分享,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也讓她深刻感受到導遊角色的價值。
在她眼裡,「台式服務」正是台灣導遊最珍貴的競爭力。這種服務不同於歐美的標準化流程,也不同於日式的謹慎規矩,而是一種靈活、有溫度、能精準掌握人心的特質。
除了帶領旅人走過一段段風景,林晏汝在產業中另一個重要的角色,是推動人才培育與制度革新的「引路人」。
2010年起,她長期擔任導遊與領隊職前訓練的口試委員,參與甄審數千名新進人員。2017年,她回到中華民國觀光導遊協會,負責課程設計、資源整合與危機處理;2018年至2025年間,規劃基礎領隊實務訓練,培育近 400 名學員。
疫情期間,她在轉型的關鍵時刻推動「導領專班」,協助313位出境領隊轉戰國內旅遊。這些數字背後,是一次次口試的細膩觀察、課堂上的傾囊相授,以及陪伴新人成長的無數時刻。
導遊的工作不僅是講解,更是一場身心的考驗。從體力負荷、知識廣度,到高 EQ 溝通與情緒管理,每一步都像在舞台上即興演出。隨著科技進步,旅客獲取資訊越來越容易,她常提醒後輩:「導遊要比客人更會用AI,讓科技成為助力,而不是威脅。」真正的價值,來自科技取代不了的情緒連結與現場應變力。
導遊的角色也在悄悄轉變。過去專業知識與服務各佔一半,如今服務的比重更高。旅客不再以「崇拜的眼神」看導遊,而是期待更細膩、貼心的互動。她總是叮嚀學員:「珍惜每一次的一期一會,求知若渴,莫忘初心,把每一團都當作第一團再帶。」
疫情前,雄獅旅遊約有 1100 名導遊領隊,其中七成為出境領隊。她帶領唯一的導遊領隊專責部門,與中華民國觀光導遊協會及觀光局合作成立「導領專班」,協助領隊轉型國內市場,投入「鳴日號」、「藍皮解憂號」、「星夢大使」等專案,從服務設計到現場執行,為旅客創造嶄新的體驗。
從「帶路人」到「引路人」,林晏汝不僅在旅途中陪伴旅客,也在產業裡默默為下一代鋪路。她相信,只要理念扎根,這條路就能越走越遠。
導遊的價值,不只是「說故事」,更是一種對流程與體驗的設計。林晏汝深知,真正打動人心的,是旅程中那些不被忽視的細節。
她在雄獅旅行社推動成立全業界唯一的「導領部」,統籌近千名導遊與領隊,將服務從個人經驗拉升到制度化與標準化的層次。她重新設計郵輪登船流程,把冗長的郵輪日報濃縮成重點提示卡,讓旅客能「優雅上船」,把複雜變簡單,讓每個環節更順暢。
疫情爆發、國境封鎖後,她又投入鐵道觀光,推動「星夢大使」郵輪人力培訓計畫,並協助大量出境領隊轉型投入「鳴日號」與「藍皮解憂號」專案。她帶領團隊拆解台鐵時刻表,反覆演練,只為了讓旅客從月台拍照、登車到入座的每一個動作都流暢自然。
「我們希望鐵道觀光不只是交通,而是一段旅程。」她說,「上車的不只是乘客,而是旅客。」為了讓每一趟旅程更有溫度,她特別重視資訊的篩選與清晰的傳遞,把服務的細膩度提升到極致。
「許多人說魔鬼藏在細節裡,但我一直相信,天使也住在細節的體貼中。」
永續旅遊不只是政策口號,更是一線工作者的日常實踐。林晏汝自2022 年起,推動觀光列車與巴士上取消一次性瓶裝水,並透過行前簡訊與安全影片,鼓勵旅客自備環保杯筷。
起初,旅客與導遊領隊都有些不習慣,但一年後,省下的瓶裝水,可堆疊相當 157 座台北101。這項改變串聯了餐廳與合作夥伴的努力,從公司決心到導遊現場執行,成為產業永續的一大突破。
雄獅是第一家出版永續報告書的旅行社。作為面對旅客的第一線人員,導遊領隊在永續旅遊中扮演關鍵角色。她也將氣候變遷的知識納入培訓,教導導遊在極端氣候下調整行程、提醒旅客防護,並在現場倡導尊重環境與在地文化。
「永續不是口號,而是一個個行動的累積。」她說,導遊的每一個小動作,都能讓旅程變得更有意義,也讓永續從理念走進生活。
林晏汝將導遊領隊的專業分為三個層次-「點」是感動服務,「線」是文化傳遞,「面」則是品牌經營。
在她的職涯中,這三個層次一路延展。從最初親手為旅客遞上一瓶水的「點,」,到成為故事說書人的「線」,再到帶領團隊規劃制度的「面」。
「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引路人。就算有些人未來不一定留在這個行業,但如果能把這些理念放在心裡,就會像種子一樣散播出去。」
面對快速變動的旅遊產業,她不談宏大的口號,只談踏實的行動。未來三年,她希望能在綠色低碳旅遊、人才媒合與地方產業活化上持續深耕,為產業開拓更多可能。「我想送給產業的祝福是:帶著尊重與敬意,留下回憶與故事,一起遇見美好的未來。」;「而對旅人,我希望大家放下原本的一切,帶著開放心去感受世界的美好。」
回望這段旅程,從國中時期坐在遊覽車最後一排,悄悄萌芽的夢想,到如今成為產業中不可或缺的推手,她始終沒有停下腳步。她既是導遊,也是導演;既是帶路人,也是育才者;既是說故事的人,也是默默推動變革的人。
在她眼裡,每一趟旅程都值得用心排演。而她,也將繼續以自己的方式,陪伴旅人與產業,走向更遼闊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