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城蒔菜—尤優佳
「有一陣子,我蠻排斥在媒體曝光,因為青年返鄉務農不見得像宣導的那麼美好呀⋯⋯」尤優佳輕描淡寫地談起曾經的心情,農業為她的生活,譜寫了一些美麗、一些哀愁。站在一大片智慧溫室外,她用手指向遠方,畫出一個範圍:「我們現在看到的一切,都是因為遇到問題,不得不面對、不得不解決而發展出來的。」
桃城蒔菜農業生產合作社,目前管理十公頃的產銷履歷園區以及二公頃的有機專區,全年供應各式短期葉菜,是北台灣蔬菜供應的重要來源。了解發展歷程,會發現它不僅是一個農業生產的場域,更像是一座承載三代農業人夢想的共生家園,參與其中的每一個人,都擁有自己務農築夢的故事,而尤優佳則是這些故事的串連者。
多年前,尤優佳與丈夫邱冠鈞在外地工作,因為對土地的情感與農業未來的使命感,2017年他們選擇返鄉,回到桃園八德,由傳統農業起步,逐漸發展出結合智慧農業與環境永續的經營模式。
邱冠鈞是農三代,尤優佳則隨著夫家投身農業。當農業成為生活與生計,她也體認到自己在農業知識上的缺乏,於是考入台大農經所繼續深造,希望能對產業有客觀的研究,並且認識各行業中的精英,藉此拓展視野,開啟永續經營的眼光,帶領團隊,擴大農場規模。
在接手家族的農業事業後,他們也積極凝聚在地志同道合的農戶,透過合作社的力量,整合產區青農和合作社的資源,增加務農的收益,創造就業機會,吸引年輕人返鄉或駐留。如今桃城蒔菜以創新的經營模式,從源頭管理到產品銷售,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透過與餐飲集團及鮮食廠商的契作生產,確保了產品的品質和穩定供應,同時也提升了農產品的附加價值。眾人熟知的鼎泰豐與王品等知名餐飲品牌以及全家便利商店,主要葉菜類產品的供應團隊之一便是桃城蒔菜。
2024年,邱冠鈞獲得了「第34屆全國十大神農獎」,尤優佳也帶領桃城蒔菜團隊贏得「青農領航—全國青農團隊合作個案經驗分享大賽冠軍」,多年來他們通功易事,張弛有度的農業發展策略,一齊在競賽中受大獎肯定。
智慧農業降低務農風險並增加務農收益是農業的未來,桃城蒔菜已是智慧化農場的典範。將翻耕施肥、灌溉控水、溫室氣溫等資訊全部轉化為數據,可從雲端下指令給田間的控制器,建立自動化管理與標準化灌溉模式。桃城蒔菜所實現的農業科技深受農業部肯定。
不僅是智慧農業的先鋒,桃城蒔菜還履行永續環境的承諾。以病蟲害綜合管理(IPM)在生態與經濟效益之間找到平衡;農場中設置通過TUV環境保護材質認證的太陽能板,提供高達80%的穩定電力供應。
「在農業領域的領頭羊,必須做很多測試和計畫,也都希望對未來的農業有長久且良善的影響。」尤優佳說,農業的新氣象,絕對不止是靠行銷,而是靠著厚實的專業底蘊以及經歷困難的試煉才成就的。
持續發展智慧農業,朝著永續環境的目標前進,「人」始終是通往美好未來的關鍵因素。尤優佳在溫室間穿梭時,和每一位在其中工作的夥伴時而寒暄,時而叮嚀。
曾經有位青年,原本是體育國手,追愛追到桃城蒔菜的農場,也因此留下。這位青年已在此成家立業,因育嬰留職停薪中。「在這個農場,已經有三個寶寶出生了!」尤優佳驕傲地說,這個農場的豐饒也體現在年輕人的活力上。
「有一位農友的太太,我相信她有潛力,因此讓她由焦頭爛額的採收工作中抽身,讓她去擴大農場經營面積,又花一段時間將她訓練成專業經理人。」
「還有他,他本來是國手,為愛走天涯,追愛追到這裡來,就留在這裡幫忙了。」
「喔,他從越南來的,之前欠一屁股債,來這裡後,不僅有穩定收入,還學會了中文!」
一個名字,一個故事,一間間的溫室,一大片的農園,桃城蒔菜農業生產合作社所有夥伴以地方創生為題,成為一集接一集的短劇。
「我們還會繼續擴張溫室還有廠房的面積,這樣就有更多年輕人可以加入。」此時的桃城蒔菜不只是一座農場,在尤優佳的心中還是青年的夢想基地。
務農仍然是辛苦的工作,但她和他們的信念,一如桃城蒔菜在粉絲專頁裡所提及:
沒有開花時的繽紛浪漫,
沒有結果實的滿心喜悅,
不開花不結果的種菜美學來自於,
一年365天自律的管理與不變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