嫄專案經理暨總設計——韓蕙琦

創造影響力職涯,
見證部落婦女的改變

「嫄」計劃推出到今年是第11年,帶來了許多改變,包括:合作工作及地方單位總計21間,透過各類培訓、品牌輔導為超過數千位部落女性累積就業的能量和準備。在婦權會擔任「嫄」計劃的專案經理暨總設計的韓蕙琦,也是這個計劃受益者。

她原先在服裝產業工作,每天忙著趕出下一季的設計,「永遠都在趕時間,但其實做的事很routine,」韓蕙琦回憶,她希望能在工作中帶來一些影響力,2014年加入婦權會,她笑說自己就像部落工坊們的「經紀人」,負責開拓通路、找曝光機會,與全台各地工坊溝通、發展產品、設計訓練課程……。

因為部落多是微型工坊,一項產品從構想、開發,至少都要半年才能真正投入製作。這些年來,韓蕙琦和工坊的老師們就像創業夥伴一樣,透過不斷溝通、討論和試做,讓產品跳脫市面常見的原住民紀念品風格,結合現代生活需求,開發出多用途的系列產品。

韓蕙琦若不在台北的辦公室,就是在部落裡的工坊,對多數人來說遠得要命的偏鄉部落,對她是家常便飯,「從高雄市區去那瑪夏,還要開車三小時;要去禮納里的話,從屏東進去比較快。」

韓蕙琦也在陪伴中,一步步見證部落婦女的質變。就像有四個小孩的布農族婦女馬嘉琪,個性內歛,對學編織、裁縫很有興趣,但先生認為她應該在家好好,單純照顧孩子與長輩就好。

有回,嫄計劃在徵集代工婦女,教過馬嘉琪的旮旦娃⼒絲⼯藝坊負責人林玉妹便推薦她去,而今,馬嘉琪已是能獨當一面的部落的工藝師,還和老師林玉妹合作開發產品。先生為她的改變而感動,轉而支持她成立自己的工坊。

「每個部落婦女背後就是一個家庭,我看著她們經歷過許多挑戰,總是跌到了就馬上站起來,有著令旁人難以想像的韌性,」韓蕙琦對這群合作夥伴,有著深深的敬佩,這也是她繼續讓「嫄」發光發熱的動力。

嫄官網 + 山里16家 +
達瓦蘭彩布⼯坊——AYUM

心手合一的瞬間,
她們重回家的懷抱

Maljayum(許淑慧)的家本來在達瓦蘭(Tjavadran),這是一個古老的排灣族部落,在排灣族語的原意是「被造之地」,也稱為大社部落。族人世世代代以海拔2,424公尺,名列台灣百名山#066號的大母母山為聖山,山形碩美、村落古樸,培育出許多藝術創作者。

2009年,莫拉克風災重創達瓦蘭部落,Ayum和她的族人們穿過隘寮溪,遷移到距離5公里外的禮納里(Rinari)重新定居,這裡更靠近屏東市區,一同遷來的還有瑪家鄉的瑪家部落、霧台鄉的好茶部落。

對Ayum來說,能以縫紉為生是再自然不過的選擇。因為母親精通各項原住民工藝,她自小耳濡目染,尤其擅長十字繡,高中家政科畢業後到台南從事縫紉工作,「有朋友看到作品就想買,慢慢傳開來,」Ayum靜靜地回憶著,她和妹妹一起成立工作室,2003年回到部落開工坊,繼續接單製作手工藝品,也教部落婦女編織與縫紉技術,讓她們接外快貼補生活。

2014年,工坊加入婦權會的嫄計劃,爾後用自己的排灣族名創設品牌「Ayum」(雍,象徵如竹子般純潔不譁眾取寵、剛毅不拔),她和工藝師們把排灣族傳統十字繡華麗繁複的風格,結合綿、麻等不同材質,開發出許多生活用品,比方抱枕、手提包、化粧包和桌巾等等。

Ayum一直努力進修,目前就高雄樹德科技大學流行設計系,就快畢業了。在流行時尚課程裡,她研讀過許多案例,拆解出設計的原理,想把部落的圖騰結合其中創造出新的東西。

「我一直期待讓更多婦女投入工藝,希望有一天可以很大膽、很自信地說,這是我們在地排灣族婦女製作的刺繡產品,」Ayum娓娓道來,都說心在哪裡,家就在哪裡,或許就在她們心手合一的瞬間,也宛若重回大母母山的懷抱。

Ayum十字繡系列布織品 +
旮旦娃⼒絲⼯藝坊

從我到我們,
在生活裡為傳統留下點滴記錄

乍看是現在年輕女孩人手一個的手提帆布包,靜靜觀察才能感受到其中韻味,左上角的動物用幾何造型呈現,是布農族文化中常見的貓頭鷹、老鷹、台灣土犬、水鹿、黑熊,彩色繡片加拼接,為動物圖像更添幾許活躍的生命力。這些系列包包有個可愛的名字,叫做「台灣山林祝福」。

這是旮旦娃⼒絲⼯藝坊和部落工藝師共創的新作品,試圖在保留原味中,留下讓都會消費者也能有所共鳴的表現。「創作是我選擇的一種生活方式,過去的省思,現在的期望,未來的夢想,藉由針、線、布一塊塊的拼湊,記錄創作的歷程,」高雄那瑪夏布農族人、旮旦娃⼒絲⼯藝坊負責人林玉妹(Valis Ispalidav)如此介紹自己。

踏進手作工藝是美麗的誤會。起因是她把買給先生的長褲修壞了,挫折之餘,遂興趣學拼布縫紉,而後她成立工坊,初始都是一人作業,直到2009年莫拉克風災改變了她們全村人的命運。

那瑪夏成了重災區,族人遷徙他地,在等待重建的過程中,Valis邀請部落婦女一起投入創作,融合原住民十字繡與台灣竹的結合打造名為「重生竹光」的竹燈。在那之後,工作坊名字前面加了「旮旦」,意思是布農語中的「我們」。

Valis的部落,大部分的女性仍以務農主,種龍鬚菜、水蜜桃,當地只有她們這一間工坊。已經抱孫當阿媽的她,仍然樂在其中,只要一有時間就投入創作,到各地擴廣十字繡,結合觀光分享原住民的山林智慧,「把傳統找回來,讓它成為我生活中的某一個部分,」

旮旦娃⼒絲⼯藝坊 +
桃布里文化創作空間

最平凡的不凡,
用月桃串起部落的文化與回憶

潘雅莉的個性就是那種沒在怕的。

還不會編織,她就去開了一間工坊;月桃植物在山區隨處可見,並選中它做為主要材料;部落喜歡穩定性較高的生活,女性通常協助家庭務農或去工廠上班,在此環境下,她決定自己創業,希望能為當地創造工作機會。

「在排灣族的食、衣、住、行裡都少不了月桃,」潘雅莉在接受婦權會的Podcast「辣台妹相談室」訪問時說。也因為月桃的普及,製作成工藝品時需格外留意細節;為了打開知名度及國際市場,將作品使用布料、皮革及其他異材質與月桃編紋相互輝映,成品從提袋、皮夾、口金包、抱枕、坐蓆、花器到煙盒,琳琅滿目。

潘雅莉的工作坊叫桃布里,是月桃、部落、鄰里的合稱。「部落是群體生活,族人生活互助性高,我也因著月桃工藝,更緊密地與部落生態連結。」潘雅莉說。

就像每年十月到隔年三月,是採收月桃做為編織材料的季節,手剝月桃莖後捲成圈圈綁妥,放上三天晒乾,之後再將葉鞘攤平相疊整理收藏,每一片都得靠人工處理,此步驟都是交由部落耆老協助完成。

開工坊、照顧兩個小孩,潘雅莉的生活已經夠忙了,但只要有人請她去教月桃編織,不論開車路程有多遠,不論有多少人來上課,她一定應允。

其實她的心願很簡單,就是用自己的一生,把這個和你我生活息息相關的植物推廣出去,讓更多台灣人認識月桃的物質文化。

桃布里文化創作空間 +
卡塔文化工作室

用給予和分享,
在傳統和創新激盪出經典

要有多大的幽默和包容,才能創作出這樣的作品?

小米是原住民部落的重要作物,六月初夏小米收成之前,原住民最怕有愛吃的鳥兒來襲,會用鈴鐺或鐵罐發出撞擊的聲音驅趕。然而,在嚇小鳥的背後,其實藏有原住民們對即將到來的收穫滿懷喜悅和期待。

這看似平凡的景象,到了台東卡塔文化工作室創作者的手裡,轉化成寓意深刻的隨身祝福。他們用苧麻莖皮纖維的麻線織成一串串長長下垂、隨風搖擺的小米,配上有象徵豐收與農耕智慧、名為「綠蟲之珠」的琉璃珠,開發出「小鳥不要來」的系列作品,大受好評。

2006年,該系列獲選為國藝會「台灣文化創意加值概念展」的概念案例,帶動卡塔文化工作室全新的發展,以「部落職人」之姿進駐台東糖廠,結合大型裝置藝術與其他在地工坊,成為原住民學習的工藝聚落和展售手工藝品的複合空間,目前也是造訪台東的熱門景點。

卡塔,是排灣族古語「qata」,指的是有著美麗花紋的琉璃珠。一度,琉璃珠面臨失傳危機,初始為了做好琉璃珠,卡塔文化工作室執行長林秀慧和工藝師團隊曾赴屏東三地門求教琉璃珠之父巫瑪斯.金路兒(Omaz.Zingrur),現在點開卡塔文化的Youtube頻道,也能看到巫瑪斯和工藝師交流、暢談琉璃珠開發過程之艱辛的寶貴影像。

事實上,林秀慧從小在都市長大,對於部落裡的傳統文化養成,反到是長大了才到部落裡工作才開始,對自身母體文化充滿了渴慕與追求,或許正是這樣的安排,讓她不斷地去尋找自己到底是本源。

這幾年,她推動發起「為孩子親手做件文化衣裳」活動,將學習到的針繡知識、月桃與籐編織技藝、排灣傳統織布分別彙整出版《月桃本事》、《部落書寫體─針路》、《山中祖靈線-籐》以及《排灣族傳統織布》等,原住民工藝材質技法書,輔助婦女們在肩負傳統文化的道路上,也能有書本協助記憶。

「我們是透過合作型態保存傳統紋飾與技法為己任的群體,結合不同工藝專長,實踐給予及分享的精神,」林秀慧對於卡塔文化的使命很清楚,工作室裡的工藝師也來自全台灣各地的部落,而她也正在不同族群文化的傳統和創新中,走出一條經典的路。

卡塔文化工作室 + 這裡R原味工藝聚落 +
01
嫄專案經理暨總設計——韓蕙琦
02
達瓦蘭彩布⼯坊——AYUM
03
旮旦娃⼒絲⼯藝坊
04
桃布里文化創作空間
05
卡塔文化工作室

工坊經紀人

心手合一

從我到我們

最平凡的不凡

激盪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