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城蒔菜——尤優佳

不開花不結果的種菜美學,
她改寫農婦定義

七年級生、桃城蒔菜合作社經理尤優佳,從十多年前嫁進三代務農的家庭裡,就一直不斷在更新「農婦」的定義。

先生邱冠鈞主內,在田裡負責種植與記錄;太太尤優佳主外,負責開拓業務,有機會就到處參展、辦食農教育,回到辦公室則忙著和設計師討論產品包裝和識別、在臉書寫文案,還要管理電商通路。

尤優佳本來是餐旅學系畢業,投身農業後,她自覺專業知識不足,便去報考台大農經所,以「桃園八德地區設施短期葉菜生產成本與價格分析」為題,完成一本厚厚的論文。結論是,利用靠近新北、台北、桃園等三大需求地的優勢,結合短距離的冷藏物流走向價格與供應穩定的契作模式,增加獲利。

這也是桃城蒔菜重要的發展策略。

2017年,因為不斷有餐廳找上門合作蔬果契作,邱冠鈞擴大經營規模,找來更多鄰近績優農友加入,成立桃城蒔菜。2021年,雙北地區進入三級防疫警戒前,多達7成葉菜供應北部各大餐廳使用,像鼎泰豐菜肉蒸餃裡用的青江菜,就是來自桃城蒔菜。

桃城蒔菜專業種植及後端管理的強項,為許多餐飲集團倚重。尤優佳舉例,最近有間泰國餐廳主廚因疫情無法來台,但又必須開發出招牌菜—甘藍手捲,桃城蒔菜靠著餐廳提供的照片,從種子試種、規格制定、氣候問題等一一克服,種出所需菜種,幫助餐廳如期順利展店。

即便因為臨時進入三級警戒,影響到原來生意結構,桃城蒔菜在短時間推出「防疫蔬菜套組」應變,30包蔬菜低溫宅配只要一千元出頭,不僅解決了當時許多家庭的痛點,也造成搶訂風潮。「我們的感恩大於一切……,知道未來我們是有機會直接面對消費者,」尤優佳在桃城蒔菜的粉專仔細記錄走過的點點滴滴。

「不開花不結果的種菜美學
來自於,一年365天自律的管理與不變的堅持。」

這是桃城蒔菜最新推出的海報文案,也正是尤優佳和先生在台灣農業界不斷創造改變的哲學。

桃城蒔菜粉專 +
春大地實業——施珊

照顧孩子的初心,
變成大地健康的守護者

最初只是一顆單純想要照顧4個子女的心,讓他們吃得健康、平安長大。施珊想打算運用顧家之餘的零碎時間在自家農地,養没有抗生素的雞、生没有藥物殘留的健康蛋,遍尋資料的過程中,意外認識到黑水虻。

這是一種腐食性昆蟲,近年來備受農業界重視和討論,因其可分解吃廚餘、禽畜糞便等,是走向零廢棄農業和友善大地的環保明日之星,同時,幼蟲能作為營養價值極高的動物飼料蛋白質添加,成蟲後的蛹殼跟蟲體可以做成甲殼素液肥施作農物。

箱子裡不斷扭動的軟呼呼蟲體,讓一般人看了容易倒退三步,對施珊來說,卻如獲至寶的解答,每天中午她舀起一勺勺黑水虻往雞籠裡倒,「我都覺得是雞在叫我趕快來,」施珊形容每天餵雞的樂趣。

自家養出來的蛋,外殼光澤飽滿,多出來的蛋分送給鄰居好友,結果大受好評,意外引導她和先生跨入循環農業。現在施珊自家的農場中,還種了200顆辣木樹,施肥用的就是黑水虻成蟲屍體製成的有機肥,雞隻也能安心自在地放養其中。辣木樹的經濟價值極高,施珊就製成辣木茶包、辣木酵素等產品。

嫁到台灣之前,她本來在廣東當會計經理,完全不懂務農,因為先生姓吳,她取其諧音,索性在臉書上成立「543小農女の辣木園」專頁,不時分享農間景象,也常常到鄰近的學校推動食農教育,讓小朋友近距離觀察、觸摸黑水虻。這是施珊意想不到的她鄉人生,充滿挑戰,卻又是滿滿的成長啊。

543小農女の辣木園坊 +
苑裡藺編巧藝家政班

扮演地方文化橋梁,
阿嬤手藝串起兩代情

透早起床 天未光 買蓆來到廳中央
價錢公道有久長 日作暝作為三頓
指頭破空腰酸軟 草蓆作來鋪眠床
頭戴草帽人人問 手藝欲湠趁這陣

透早起床 真清香 草蓆做落無閑工
咱的故鄉會趁錢 雙雙對對著來去
打拚割草真歡喜 設計花樣唱歌謠
懷念祖先功勞大 手藝欲湠我和你
《歌名:阿嬤的手藝》

這首歌本來是首詩作,出於曾在苗栗苑裡中正國小擔任校護的郭玉雲之手,她也是藺草編織的高手,在小學辦社團、開課程,想要將一身手藝傳承下去。1998年,她的舅舅、國寶級音樂家郭芝苑將其譜曲,直到現在,如果走進藺草文化館,偶爾還會聽到現場示範藺草編織的阿嬤們,邊做邊哼起這首輕鬆活潑的歌謠。

苑裡的藺草編織產業,從日治時期一直走到民國50多年沒落。「咱的故鄉會趁錢」形容的一點也不誇張,在當地耆老的回憶中,家中如果有一個人會編織草蓆、草帽,就能養活一家人。僅管藺編費時,要經過析草、噴水、捶打等多道步驟,方能軟化其韌性而不易傷手,學會了還要比快、比巧思,但也憑藉著一份手藝活為在那個時代長大的苑裡女孩,帶來無比的獨立與自信。

而今,這份失傳的手藝,多年來在當地許多人士努力及農會支持下寫出新頁。

2004年,由舊糧倉改建、隸屬苑裡農會管轄的藺草文化館開幕,農會也藉機邀請當地還會編織的女性長輩們駐館示範,還在農會裡成立農村巧藝家政班,持續研究、增加種植藺草面積、傳承藺編文化。近年,陸續有年輕人投入藺草編織,成立實體工藝店和品牌,包括台灣手藺、藺子,以期發揚及懷念祖先功勞大。

古秀枝(右):巧藝班班長
鄭愛子(中):巧藝班班員,擁有編織工藝師證書,曾獲愛藺工藝獎等多樣榮譽
張秀玉(左):巧藝班班員,曾獲愛藺工藝獎等多樣榮譽
北海驛站石農肉粽家政班

從百年鄉野傳說長出生計,
創造銷售奇蹟的家政媽媽們

新北市石門鄕農會是全台灣最北邊的農會,在這個盛產茶葉、箭竹筍、山藥、落花生的漁村聚落,怎麼會開始賣起肉粽?

相傳在清朝,有十七位商人帶著狗兒欲搭船來台,不幸遇到風浪,漂流至石門乾華一帶,忠犬以身殉主,村人遂將其合葬,是為十八王公廟的由來。民國六十年初,十八王公的香火日漸鼎盛,當地盛傳祭拜熟食會比較靈驗,配料豐富又方便攜帶、享用的肉粽PK掉同時出現的麻油雞、油飯逐漸變成首選。

十八王公為了另闢生意渡海來台未果,百年後時空轉換,居然成了石門婦女創造生計的起源。

2001年石門農會結合家政班員創立「田媽媽北海驛站石農肉粽」的品牌,據官網介紹,裡頭約莫六十位家政媽媽們都取得中餐丙級證照,肉粽的研發、生產全都出於她們之手,年銷五十萬顆以上。

家政班的媽媽們用包粽子給自家孩子吃的心情,精選台灣各地食材,比方台東池上圓糯米、金山跳石海岸的芋頭、南投鈕釦菇入料,整體香Q爽口、不油膩,2010年研發成功的「芋香櫻花粽」,主打一口吃進山珍海味,隔年就賣了七、八萬顆!

2021年,石門鄉農會獲選「第二屆十大綠色照顧」暨特色家政班,全台灣只有十個農會得到此項殊榮。一顆顆香噴噴的肉粽,不僅為石門農會創造識別,也讓當地新住民媽媽以及二度就業婦女,藉著包粽增加收入,養活一家人。

這大概是台灣最酷的鄉野傳說吧!

北海驛站石農肉粽家政班班員
羅子芹(左)|謝月雲(中)|賴麒方(右)
yuyu古釀坊——林宥余

從高跟鞋到雨鞋,
她從土地找回生命的意義

2022年4月19日是令林宥余難忘的一天。

等待多年,就在這一天,立法院會三讀通過「食農教育法」。農委會指出,「食農教育法」共計20條,將推動地產地消、減少食物浪費、強化飲食與農業之連結、支持在地農業等均予法制化,初期將投入10億推廣。

家住南投縣國姓鄉南港村,林宥余接手管理家中長輩兩甲多的梅園,園內有多棵六十年以上的老梅樹,如同長輩般陪伴她一起成長。國姓當地種梅養鹿,「鹿農和梅農是同體,我們的梅園大半施以鹿糞有機肥、實施自然農法栽培,所以產量豐沛、品質優良,」林宥余仔細說明。

她是第三代梅農,每年三到四月格外忙碌,不只要趕著採收結實纍纍的青梅,還要帶許多來自台灣各地的遊客、學生體驗手採或拿竹竿敲打青梅、DIY釀脆梅、 Q梅、梅醋和梅露等食農教育活動。隨著食農教育法通過,無疑是為回鄉務農的她更大的支持助力。

林宥余原於大企業工作,無奈受到先生不公平的對待而結束婚姻,獨立扶養孩子、人生頓失重心,她選擇回老家重新開始。無論晴雨、無論寒暑,田園成了她療傷的出口,她四處求教,再回到梅園動手實作,力行與大自然共生的信念,拿下108年度南投縣優秀農民肯定。

因緣際會她到婦權會上課,接觸到「性別平等」課程,她開始意識到唯有自我精進提升價值、做最好的自己、方可遇到最好的人事物。務農之外,她持續進修完成碩士學位,成為性平課程的種籽教師,化失婚經驗為助人動力,找來許多國姓鄉的新住民女性加入釀梅工作。

「以前是穿高跟鞋工作,光鮮亮麗;現在是穿雨鞋工作,腳踏實地,防風又防雨!」林宥余笑說。

yuyu古釀坊 +
01
桃城蒔菜——尤優佳
02
春大地實業——施珊
03
苑裡藺編巧藝家政班
04
北海驛站石農肉粽家政班
05
yuyu古釀坊——林宥余

我的種菜美學

守護大地健康

編織文化橋樑

最酷鄉野傳說

高跟鞋到雨鞋